岭南古村——南社

(2004-07-21)


    比起迁徙而来的梅州客家的围龙土楼、融合南洋风格的开平侨乡的坚堡碉楼,同处岭南文化区的南社、大旗头、逢简等古村落里的民居便是传统岭南建筑的代表了。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古村落民居,独具广府乡土韵味。村内民居多传承自明清时期,或石砖垒就窄门高屋,或镬耳封火高墙耸立,村头一径水塘清幽,古榕挂月,村落巷道如梳齿般纵向排列,俗称为“梳式布局”。多年不变的民居建筑,原原本本地再现了岭南的传统文化。
    南社的民居房与房之间的间隔极窄,屋落之间的小路只能容一人通行,鸡犬相闻在这儿是名符其实。整齐的房屋建筑格局仿似一个模子里造出,一律窄门高屋,多系青砖材料,四角以红砖石奠基。
    主道旁一字排开的,竟全是各家祠堂。这儿的祠堂很多,有按姓氏宗族建的家祠,也有颇具纪念意义的宗祠,神祠在这儿倒是少见。
    走过一家家祠堂,沿路一间间看过去,我们发现宗祠门前大多竖起了许多石碑,石碑上仔细地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某人中乡试或中试第XX名举人、进士———南社是广东一带出了名的进士村,石碑正是一种荣耀的象征。
    攻略
    从东莞出发,在汽车东站乘坐74路公交车,可直至南社古村门口,票价2元。住宿只能住东莞城区或茶山镇了,古村是无法留宿外客的。
    逢简
    逢简村历史悠久,自西汉起就有人在此生息。村里以水道为界,河涌呈“井”字形,自南往北流过古村,汇入西江支流,把村落切割成若干小沙岛。
    逢简另一项颇为讨喜的便是大大小小的石桥,据不完全统计,村内共有石桥30多座,其中最能见证当年水乡集市繁华的三座石拱桥为金鳌玉栋桥、文明桥和巨济桥。
    攻略
    去逢简可以从东莞汽车东站乘车到顺德大良车站(15元/人),再转车到杏坛镇,当地有摩托车5-8元可到达古村。
    钱岗
    钱岗本不在计划行程内,因为旅途中逢驴友介绍,称这钱岗古村占地面积较大,建于宋代,别具韵味,便动了心。
    古村周围环境幽美,东、南、西三面有池塘,附近种有多种果树,其中的荔枝又以糯米糍为上品。把荔枝林看得够了,才开始信步古村。因为年代久远,所以古村布局较为随意,四面朝向。古巷以鹅卵石铺砌,巷子又多又深,迂回曲折,并且错综复杂,但并不凌乱也不拼凑,相反是在错落有致的旧民居中夹杂着一两座祠堂、零星的石井,给人一种追溯感。村落里现存的房屋绝大多数为明代所建,已少人居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村里不仅有牌坊祠堂,更有西更楼的“广州江城图”可以一赏。江城图是一木质封檐板,由三段组成,反映的是清代中后期广州珠江沿江十余公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真实生动,层次丰富,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木雕。
    攻略
    去钱岗可以从广州广园车站乘搭班车至太平镇车站(10元/人),再打的或搭摩托车2-3元即到。
    大旗头
    大旗头村,也称郑村,始创于明嘉靖年间,原名叫大桥头,是广东粤中地区典型的具独特建筑风格的清代村落。因为人称大旗头傍晚时最美,因此被我们列为最后一站。
    古村的环境构思颇为独特,村头不仅有在岭南村落中常见的水塘古榕,还建文塔,四水归源,兼之水塘边的晒坪,分别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以此寄望后代文人辈出。文塔旁边伴有高大的红棉树,意表能读书做官,出人头地。
    远观大旗头村,有一种壮观之感,因为大旗头村所有的民居都是一样的,一种有着镬耳形封火山墙的青砖大瓦房,整齐地排成数列。其建筑结构、造型、高矮都比较规范化,故远看整齐肃穆,气势不凡。
    攻略
    去大旗头村可以在广州汽车站乘往大塘的中巴,每天从7:00至17:40,隔40分钟便有一班开出(13元/人)。在乐平镇下车,顺着公路往北走数百米即到大旗头村。

打印】【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