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仙观看古建筑的方方面面

(2004-08-11)


    五仙观不为大众所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景观太少,没有太多值得浏览的地方。其实如果能够深入品味,便能够发现这里每一处细节都有可书之处,麻雀虽小,却有着丰富的蕴藏。例如观内有一块从清泉路(现在的应元路)关帝庙移来的“关羽竹碑”,便是“集诗词画于一身”的文化宝物。粗看碑图,只是两枚竹叶茂盛的青竹而已,仔细研究才发现,原来竹叶里面大有文章,交叉纷杂的竹叶构成了二十个汉字,内藏“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枯叶淡,终久不凋零。”的绝句。这便是著名的“绿叶藏诗”,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除了这尊“关羽竹碑”,五仙观原有的文物也相当有看头。前院有一尊石碑,上书“羊去石存遗迹宛在”八个大字,碑刻于“同治辛末孟冬月”,本来是一付对联,下联一直都没有找到。负责广场修葺工程的工作人员在观门石麒麟附近的地底下发现了埋藏着的碑石,碑石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断裂成几块,凑拼起来刚好便是下联的所在。可惜这几块碎片并不完整,只有“瑞”、“垂阴有年”等几个大字,中间还缺三个字,落款有“某某将军书”的字样,也不完整。不过这些碎片并没有受到腐蚀,品相完好,仍然有修复的可能。


  五仙观附近原来的居民,对庙宇原来的样式已经不甚了解,许多人只记得以前杂乱的民房。其实30年代的时候五仙观还保留着完整的模样,以西斋巷为轴心,由南至北形成一条长廊。南面原本有一座入口牌坊,上世纪初期的时候仍存在,据说是清顺治十二年所建,题匾额为“五羊仙迹”。牌坊以北是仪门,保存至今,是清式的建筑构架,“面阔三开间、进深二间、硬山搁檩砖木结构”,正面有清人稳瑞麟所书的“五仙古观”匾额。如今仪门正在修葺之中,搭建了棚架,工人用铁丝网铺设在墙面之上,然后重新批荡,抹上水泥。进仪门,左侧有西斋园,右有东斋园。西斋园原建筑已毁,旧址建有民居。东斋则为惠福二小的校舍,旧有的墙柱还在。我们有幸看到一面古老的断墙,发现墙壁是用碎瓦和黄泥混合砌成,据说是五仙观内最老的泥墙,惠福路附近的老建筑在拆建的时候也能够看到这种泥瓦堆砌的老墙。


  TIPS 到五仙观可乘541路、209、217路A、66、3、8、124、6、82、217等路车


  斗拱


  过了仪门及前院便是后殿。后殿属明代宫殿式建筑,规模并不大,但建筑结构颇为科学。后殿的屋顶与底座之间采用斗拱连接,“斗拱”具有典型的明代特色,斗为方线条,拱为弧线,层层叠叠的斗拱形成一片密集的短线组合,承担着将巨大的屋顶重量传递给垂直的支柱之重任,给人以短促有力的强烈视觉感观。


  泉眼


  仪门东面有一处传奇的泉眼:“仙人拇迹”。传说这是五仙骑五羊在此飞升时留下的脚印,“羊城”、“穗城”由此而得名。“仙人拇迹”实为纵横约四米的巨大足印凹穴,如今古老的陀泉还在日夜不停地涌出清泉,雨季泉水能够浸润足印,时值秋冬,泉眼干涸,足印清晰可见。即使没有古老而神秘的传说,这口清泉也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据说这是广州市


  内现仅存的两个泉眼之一,另一个为珠泉。经过考究,已经证实了这个足印是远古珠江洪水期,江水把石面风化较深、较松散的部分冲走而形成,这个泉眼为研究广州地下结构和地下水分布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另据越秀区政府的有关人士称,原本打算在广场地底开设一地下停车场,但发掘之后才发现地下结构相当复杂,有坚硬的沉积岩,开凿成本太大,最后才把该方案修改过来。


  禁钟楼


  后殿以北便是钟楼,钟楼有“岭南第一楼”的牌匾,以前又称“禁钟楼”。所谓的禁钟,便是省内第一大铜钟,为青铜所铸,铸于明代初年。巨钟直径2.1米,高3.04米,重5吨,钟底即为楼底中心点,方形大井口,成为巨大的“共鸣器”,钟声一响,“声闻十里”,据说整个广州城都能听到。钟楼高17.5米,楼基用巨型红砂岩(与西汉南越王墓内巨石一样,可能都采自番禺莲花山)砌筑,初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楼下筑成卷形门洞,前后贯通,上建重檐方亭。利用楼洞与铜钟产生共鸣,显示了当时的建筑师已经掌握了相当先进的声学原理。之所以被称作是“禁钟”,据说是因为传说顺治年间此钟一响,使得全城当日出生的婴儿死了半数,于是此后大钟便再也没有响过。五仙观旁边甜水巷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她说至今为止一直都没有听过敲钟的声音。其实这座铜钟原本的用途是用来报警,遇到火灾和瘟疫便敲响此钟告知全城。如今铜钟上还能够看到“大明过洪武十一年”等篆文,历史长达600多年。
 

打印】【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