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佤山和牛血崖画

(2004-07-09)


   提示
  走进阿佤山,眼前的景象是如此熟悉和陌生。10多年前第一次去沧源县时,心情是紧张而又激动的。紧张的是听说佤族有猎人头祭谷子的习俗,我这种喜欢留胡子的人有些危险;激动的是能走进遥远的阿佤山,“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架起幸福桥,道路越走越宽阔。江三木罗。”阿佤山的遥远如同多年前这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一样。
  岁月远去,阿佤山仍在老地方,深藏在大山的皱褶之中。
  我现在的心情,除了激动,紧张却没有了。那些原始习俗大多在我出生之前已经消失,阿佤山正像歌里唱的那样急速地变化着……
  ◎阿佤山10年景不同
  记得第一次进入阿佤山的时候,最大的印象是生态破坏严重,到处是火山地,种植着满坡的旱谷,山上树木已经很少,只有成片成片的飞机草。村寨中大多是茅草房,低矮的屋檐一直垂到地面,叼烟斗的佤族妇女慢慢走在烈日之下。正是干旱季节,几个月不见滴雨的巨龙竹在热浪中喘息。只有天空高远湛蓝,漠然地俯视着这块神秘的土地。
  这次进入佤山仍是旱季,车子穿过勐省坝驶入山路,渐行渐高,眼帘中却苍翠了许多,所有山头都被云南松覆盖,极像是一顶绿色的草帽。山坡上大片甘蔗蔚然成林,大部分都还未收割,若步入其间,倒有几分青纱帐的感觉。那被大青树和巨龙竹所包围的,应该是村寨了,石棉瓦的屋顶在正午的阳光下反射出晃眼的银色,这时心中略有些失落,茅草房怕是拍不到了。忽然,一株火红的攀枝花从车窗外掠过,整座山峦的色彩刹那间丰富起来。
  ◎佤族的猎人头习俗
  “司岗里”是佤族人民创作的许多关于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中最流行的一个。“司岗里”不仅是佤族的历史,也是一个民族的向往与追求,它的背后是一场血腥的悲剧。
  到达沧源以后,接触最多的名词仍是“司岗里”,沧源佤族说“司岗”是葫芦,即人是从葫芦里出来的。
  而对于“司岗里”传说,各地的佤族有不同解释。西盟佤族认为“司岗”是山洞,人类是从山洞里出来的,在佤族的圣地,缅甸勐冒的公明山还有一个“司岗里”山洞。在佤语里“司岗”的意思很多,除了葫芦、山洞以外,屋顶交叉的千木、手挽手的人,以及团结都是“司岗”。
  而沧源县佤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学兵对“司岗里”有他独到的看法:
  大约在1900年前,佤族生活在今缅甸景栋一带,后来与傣族发生战争,佤族失败了,只好迁居阿佤山。但佤族是一个种植水稻的民族,在山区无法种植,这时来了一个人,他带来了旱谷种。这个人看到佤族十分团结,而且英勇善战,他担心以后佤族强大起来会侵略别的民族,于是他把种子熟后才拿给佤族。第一年,颗粒无收。第二年,这个人又来了,他说要砍人头祭谷魂,粮食才长得出来。佤族上当了,开始猎人头。从此,各个部落之间仇杀不断,一个民族分裂了。当时有一些有识之士呼叫:“我们不能猎人头了,要‘司岗’!”就是说,佤族再不团结起来,将走向毁灭。
  但血一流,就难以止住,1000多年的腥风血雨笼罩着阿佤山。只有“司岗里”传说一代接一代地流传着。
  ◎佤族姑娘舞动的长发
  说起佤族,给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歌舞,许多人对佤族的了解,来自于佤族姑娘甩动的长发。一个歌舞的民族,豪放、粗犷,木鼓声中达到天人之间的对话。
  佤族舞蹈起源于宗教仪式。3000多年前的崖画上就有舞蹈的画面,只是这类舞蹈大部分不是为娱乐,而是与宗教有关。如狩猎前和战争前举行模拟舞蹈,以保证狩猎及战争取得胜利。舞蹈中还有一种属于化装舞,画中人物头插羽毛、兽尾、兽角(齿),身披羽毛而舞,用以对神祗表示敬意和祈祷。
  还有大量的舞蹈来自于日常生活,佤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节日喜庆中,往往都要全寨出动,通宵达旦歌舞,充分把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发泄出来。
  佤族舞蹈真正走上舞台,成为艺术是从1958年开始的。阿佤山歌舞团团长尼桑告诉我们:“1958年以后,许多文艺工作者走村串寨,收集整理民间舞蹈,进行改编,像《甩发舞》就是赵俊政(佤族)老师和上海来的陈本亮老师在永和一带,受佤族姑娘洗头甩发的启发而编创的。”而佤族的木鼓是一种神器,用来“召唤神灵”,不能随便敲打,过去与舞蹈没有关系,也是到了八十年代才被搬上舞台。
  ◎崖画是佤族的标志
  崖画是沧源佤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这个民族3000多年来寻找幸福生活的标志。从古滇国的青铜器中,我们可以看到沧源崖画中的头饰,看到对牛的崇拜,以及杀人祭祀、干栏式的建筑、一脉相承的稻作文化,这一切又与佤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阿佤山中,流传着许多关于崖画的传说,沧源崖画就是因为这些传说而在1965年被发现的。
  崖画的创作者是谁?至今没有定论。据佤族老人讲述,在佤族民间的确保存着一幅内容与沧源崖画毫无差别的布画。传说中是一个叫艾惹的男孩在一座石崖中得到,这幅画教人类种植、饲养、建筑、各种技能等,如何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后来有人把画上的图案用牛血画在石崖上,这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沧源崖画”。1966年,那幅布画还保存在勐来乡明良大寨头人家里,可惜在“文革”期间失去了踪迹。
  关于佤族
  佤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盂连等地,部分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有35.1万多人,其中西盟、沧源两个佤族自治县就有18万多人。
  关于佤族崖画
  创作者是谁
  有一种说法,崖画是一支在3000年前迁移到此的佤族队伍所绘,他们沿勐董河而上,到达勐省坝,在石佛洞中生活下来。为了给后来者留下路标,他们在沿途的石崖上描绘了各种生活场景,告诉人们他们在勐省坝的生活,希望后来者能循此找到他们,但始终没有等到。因而,崖画是佤族先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标志和誓言,也是他们3000年的期待。
  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崖画确实与石佛洞人有关,在洞中出土的崖画颜料,是用牛血、虫胶和磁铁矿粉调配而成,但石佛洞人是否佤族先民,还没有明确的证据。
  史料记载,佤族迁入以公明山为中心的阿佤山区距今850年前,到达沧源应该再晚一些。
  多分布在沧源县
  沧源崖画至今共发现15个点,主要分布于沧源县的勐省镇、糯良乡、勐来乡。我们去的是第六号点。在勐省坝子上抬头远望,依稀可见灰黄色的峭壁镶嵌在一片绿茵之中。当我们沿着弯弯曲曲、长满灌木的山路走近崖画的时侯,立刻被画面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所吸引。画面有放牧、狩猎、争斗、厮杀、舞蹈,杂技等,表现出当时人们各种各样的生产和生活场面。
  人物勾勒生动
  在勾画人物时,他们将人物身体画成简单的倒三角几何形,四肢配四条灵活多变的细线,主要通过四肢的姿态及头上的饰物来反映其活动和身分,并根据男女特点绘成,突出表现性器官。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表现7个战士的舞蹈图,其中三人男性器官显现,7人均一手持盾,一手持棍状兵器,两臂张看,双腿下蹲,前面领舞的一人画得较大,耳饰双环最为突出。这7个战士的后面(即画幅的上部)有一横线,上排列5人,叉双手,也作舞蹈状,另有数人手臂上举,其中2人绘出硕大的乳房和女性生殖器官,这些人大概是伴舞。
  谜有待破解
  沧源崖画的发现,对研究我国西南边疆及毗邻的东南亚地区古代民族的历史、宗教及文化艺术提供了形象的资料。沧源崖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佤族的先民是秦汉时期生活在西南的濮人,创造了滇文化和铜鼓文化,从古滇国的青铜器中我们可以看到沧源崖画中的头饰,可以看到对牛的崇拜以及杀人祭祀、干栏式的建筑、一脉相承的稻作文化,这一切又与佤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沧源崖画至今还有许多谜,留待后人去破解。

来源:南方日报李雨霖   

打印】【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