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伦路,十里洋场

(2004-07-20)


  多伦路,曾聚集着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沈尹默等30余位中国现代文坛上响当当的人物;叶圣陶主编的《小说月报》、茅盾的第一篇小说《幻灭》、丁玲的《梦珂》、巴金的《灭亡》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上海艺术剧社也是在此创建。多伦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人圈子颇负盛名,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据点。

  如今,这条见证近代中国命运变迁的著名城市街道,被冠了名,立了牌坊。500多米长的街道两头矗立着颇具石库门风格的崭新银灰色牌楼,赫然刻着“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几个大字。这让人用最短的时间明白,多伦路已经彻底被改造成为一条贩卖着历史和文化的“生财之路”。

  多伦路是值得慢慢逛的地方。景云里,鲁迅在上海的第一个较长久的住所,也是他与许广平相识相恋的地方。这条不过10余米的巷子里,和鲁迅同期住着茅盾、叶圣陶、周建人、冯雪峰和柔石。

  家致祥 多伦路174号
众多临街的旅游工艺品小店大多经营大同小异的旅游产品,根本无法让人提得起精神来。偶尔有一两个好听雅致的店名,或许会增加一些玩兴。即使你已经对旅游工艺品产生了抗体的你,还是忍不住走进去搜罗一番。
黑色榉木做框架的玻璃门,橱窗里橘色的灯光创造着温暖的氛围。店里最有特色的是纯手工制作的牛皮皮具,从皮包、笔记本到凉鞋应有尽有,价钱从100到上千块不等。独特简洁的设计,质朴而清新,喜欢宣扬个性的人一定会为之眼前一亮。

  各种中国味道浓郁的家居饰品和杂件小玩意,被主人随意摆放在意趣古雅的古典家具上,营造出祥和的中国古朴家庭的感觉。另外,店铺还可以用老木料配合传统手工艺,根据你的需要制作明清古典家具。
诚源艺阁

  即使在陕西,也很少有机会在一个不到10平方的私人小店里看到这么多皮影——这就是诚源艺阁最吸引人的地方。让你一次看个够!

  手工制作的尼泊尔纸灯笼悬挂在店中间,很容易就感受到主人对民间手工艺品的热衷。小店以经营陕西手工艺品为主,看惯了浙派温婉的民俗工艺,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的陕西皮影和彩绘泥塑变得特别让人怦然心动。张扬的色彩会告诉你什么是最简单的快乐,于是有了想拥有一两件装点平淡生活的念头……
一定要看看多伦路上鸿德堂。这座教堂作为西方宗教建筑却采用了中式飞檐翘角的红色庙宇造型,是国内唯一一座入乡随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堂。不过,教堂里面却依然保持哥特式的高耸空间,拱形的教台,法式的天窗,奇特的中西合璧风格是只有在上海才可以看到的风情。据说每到周末,这里仍然可以听到做弥撒的唱诗歌声。

  多伦路的文化底蕴,让很多真正热爱收藏的玩家愿意在此展示他们的收藏并做起了文博生意。虽然大多处在小本经营的状态,外加人气不足,生意并不一定很理想,但他们却总是抱着文人式的乐天态度,悠悠然等待着“同道中人”的来访。一进多伦路西门牌坊,著名的“公啡咖啡馆”旁边一个毫不起眼的地下室(多伦路8号古玩市场)里有几家做古玩、钱币、书籍生意的小店,因为生意萧条,开门营业的店铺并不太多。但是,或许正是这样,“过滤”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玩家。店主总是乐意和你上上收藏课,聊聊有趣的玩意儿,却没什么商人的机心,友善得让你感动。

  希望书店

  充斥着萧瑟兮兮的怀旧气息。一本本泛了黄、卷了边的古旧书籍、海报被主人用透明玻璃纸袋仔细装饰了起来,标上了让你没有任何理由再把他们当作故纸堆垃圾的价钱。而后,你就学着去发现它们的价值与有趣;而后,你开始动了心;再而后,你就会流连于书香中,迷恋于历史,久久不愿离去……
民国风

  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年历卡这个可有可无的小玩意渐渐离开了我们的生活。数码时代的来临让很多东西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去。当再次看到胖乎乎的民族大眼娃娃、看到草原小姐妹、看到梳着蛋挞头的“嘟嘟”,心中泛起涟漪。翻过年历的背面,瞬间,一切在那个年份失去的记忆又历历在目,或者这就是年历收藏的乐趣吧。
薛馆主

  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店面。铺面挂着各种旧海报和珍贵的旧报纸,两三件“文革”时期的瓷器与旧书散落在桌面与凳子上。当你迷惘于不知道该从何淘起的时候,热心的薛店主会告诉你他的最主要的收藏项目。原来他是老股票收藏的老行尊,还自己主编了《老股票收藏研究》的内部专刊。只要你有兴趣,他一定乐意告诉你一些收藏心得,并送你两份他编的报纸。

  诺桑加康 多伦路174号
多伦路250号,一幢伊斯兰风格的楼宇,镶嵌着阿拉伯式风格的白底暗色的拼花瓷砖,依然可以看出当时的华丽。这是昔日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的公馆。多伦路210号,一座西班牙式的花园别墅,国民党第三军司令长汤恩伯的公馆,现在成了钱币博物馆。附近四川北路的2023弄35号,原国民党国防部长白崇禧的公寓,如今成了医院。据白崇禧的儿子、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讲,他小时候打乒乓球的那个球台还在。
诺桑加康

  红砖的两层民居小楼,本来躲在多伦路茂盛的草木中并不起眼,但是一面被刷白的墙、彩色窗围装饰的红色窗子,吉祥图案的格栅门,让有着西藏情结的人忍不住沿着小径走进去看个究竟。

  这是一家开张才1个多月的藏式茶馆,也是上海第一家的藏式茶馆,名叫诺桑加康。茶馆不大,却非常别致,里面所有的家具和墙壁上的鲜艳夺目的藏式手绘都是热爱藏族文化的主人自己亲手绘制的。穿着藏族服装的小姐端着酥油茶和牦牛干放在你面前的时候,她纯洁无瑕的笑容与上等的青稞酒,让你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1920 Cafe

  1920是个有故事的年份,而多伦路上的这间1920 Cafe也是间有故事的Cafe。因为这间咖啡馆开在一幢1920年建造的中西合璧的三层楼建筑里,而这里曾是 “七君子”之一王造时教授的寓所。如今三层的小洋楼由同济大学设计院改造成采光非常好的陶瓷陈列馆兼Cafe。在设计简洁明快的1920 Cafe里,摆设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陶瓷作品,你可以逐一鉴赏,然后叫上一壶微酸的木槿花茶,窝在舒适的布艺沙发里,享受一下夏日斜阳夕照的恬静。

  Old Film Cafe

  这是一家由上海西式小洋楼改建的以旧电影为特色的主题咖啡吧,店里滚动放映旧上海经典电影,还陈列有老牌影星赵丹的山水墨宝、顾也鲁回忆与周璇搭档拍戏的手稿以及一架19世纪20年代德国产的电影放映机。在迷离昏黄的灯影下,你可以一边听静静流淌的陈年香颂,一边品浓郁的苦咖啡,翻阅一下老《良友》,作一下白日梦。Old Film Cafe就犹如可以回到过去的时光机器,让你忘了今夕何年。
 

打印】【返回